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1022节
书迷正在阅读:快穿:炮灰宿主总是被偏执反派觊觎、穿书后我搞养殖养首辅、快穿:清冷美人总被强制爱、穿书,别想阻止本咸鱼改剧本呐、后宫林菀传、重生之步步升仙、重圆(双重生)、我的病态女友、穿越考科举、绿仙
对于年轻的南山半导体来说,这个压力还是挺大的。 “我也会跟比亚迪半导体和华威海思那边沟通一下,看看他们能不能支援我们一批技术人员。” 作为南山半导体的合作伙伴,曹阳觉得有必要把比亚迪半导体和华威海思的力量给利用起来。 这些企业比南山半导体更早开始搞半导体,人才紧张的局面要好很多。 “有机会学习28纳米的芯片技术,我觉得他们应该有兴趣的。” “不管是对于比亚迪半导体和华威海思来说,还是对于他们的员工来说,这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也是一个双赢的机会。” 章京倒是不担心比亚迪半导体和华威海思把南山半导体的技术给学走了。 掌握了芯片设备产业链,章京根本就不担心国内其他的半导体企业会成为自己的对手。 甚至就是现在的行业老大中芯,他都已经不认为是自己的对手了。 南山半导体已经开始将竞争对手的眼光锁定在了台积电、三星、联发科和高通、英飞凌等企业。 国内其他的竞争对手,曹阳已经不是太放在心中了。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可以尽快的试一试。” 章京显然也觉得曹阳的这个想法还是有可行性的。 大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竞争对手,但是更多的是合作伙伴。 互相帮助一下,对方应该很难拒绝。 最关键还可以学习新技术。 这个诱惑还是很大的。 果然,听到了曹阳的这个要求之后,王福没有太多的纠结就同意了。 当然了,同意归同意,如何安排人员去支援,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曹阳和王福也不可能在电话里头讨论这么具体的事情。 “王总,如果我们把公司的精英员工都安排过去帮忙的话,我担心到时候这些员工就‘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安排人员去支援南山半导体的事情,被王福交给了负责研发的梁传庆来处理。 对于这个有点难办的事情,梁传庆纠结的地方也是挺多的。 事情要办的漂亮,还不能吃亏,那可不好办。 “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让大家看一看28纳米制程的芯片工厂是如何设计的,芯片是如何加工的,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如果员工的技术水平不行,是学不到什么本领的。” “至于你担心的问题,其实跟是否安排他们过去支援没有关系。” “这两年南山半导体也没有少从各个企业挖人,我们公司也是有一部分人跳槽过去。” “天下下雨,娘要嫁人,挡是挡不住的。” “当然了,为了避免员工真的跳槽,到时候我们也可以跟主要的技术人员签署竞业协议。” “他们就算是跳槽了,也是没有办法去南山半导体上班。” 王福也不是心慈手软的人。 半导体产业也是他比较重视的一个产业。 所以技术提升的机会肯定要抓住。 南山半导体允许比亚迪半导体的员工去支援,一定程度上也是学习,这算是很难的机会。 王福肯定是不想错过的。 “竞业协议?” 梁传庆一听,立马就来了兴趣。 在2010年的时候,竞业协议这个东西在华夏还不算流行。 但也不是没有企业搞。 比亚迪半导体也把这个东西用在主要员工上面的话,完全是可行的。 “王总,这个东西好啊,我现在就去安排,赶紧让大家签署了。” “只有签署了竞业协议的员工,才能安排去南山半导体支援。” 梁传庆没有任何犹豫就准备去执行王福的这个提议。 比亚迪半导体的实力是怎么都比不过南山半导体的,要想真正的留住员工,肯定是要软的硬的多种方法一起上才行。 有了竞业协议,就可以让员工死心塌地的干活。 毕竟,不是每个人才都值得南山半导体大动干戈的去挖的。 …… 南山半导体28纳米工厂的修建,带动了芯片这个话题。 不管是主流的媒体还是专业的it网站,都是不断的在发芯片相关的文章。 甚至一些比较专业的芯片生产工艺的介绍文章,浏览量居然也挺高的。 这让各路媒体自然变得更加积极地去撰写相关文章了。 “吴主编,南山半导体这一次放了这么大一个卫星,算是彻底的把国内的芯片产业给激活了。” “部委陆续公布了新的产业扶持政策,各路风投资金也是蠢蠢欲动的想要进入到半导体产业。” “甚至最近一个月新注册成立的芯片企业都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不止。” “我感觉华夏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春天到来了。” “我们今后可以安排相关的人员,专门跟踪报道芯片相关的新闻。” 谢敏作为中关村在线的老员工,对于新闻热度的变化自然是有很清晰的认知。 智能手机和芯片,现在是他们网站新崛起的两个流量池。 这种机会,谢敏肯定是希望网站能够抓住咯。 “确实是有必要,甚至我们都有必要招募一名专业的芯片相关的技术人员才行。” “要不然到时候我们不懂芯片技术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在专业人士看来也许会有一些低级的错误,到时候直接会影响我们网站的公信力。” 吴学斌考虑问题还是比较周全的。 网站的发展是需要的,而伴随着网站的发展,新鲜血液的招募,自然也是必须的。 帝都有那么多的高校,想要招募几个懂芯片技术的人,还是没有那么难的。 毕竟中关村在线在许多大学生看来,也是一个不错的就业单位。 不说清北,至少招募985大学的学生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事情我倒是有个建议,我们网站不是有论坛吗?” “上面有一些比较活跃的用户,其中一部分是经常发跟芯片相关的话题的。” “我觉得可以从这些人当中找出一两名适合的人选出来。” 谢敏的这个提议,无形之中让中关村在线的论坛变得有趣了几分。 在论坛里头发帖,发着发着成为了中关村在线的员工。 这事情多少还是有点神奇的。 …… 相比中关村在线的人心情很好,中芯的人的心情就比较复杂了。 “王总,从我们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南山设备可能是真的具备了光刻机的生产能力,可以生产28纳米芯片加工需要的光刻机。” “并且他们的光刻机的技术路线跟阿斯麦确实是不完全相同,体积要大很多。” “南山半导体计划采购的其他的一些生产设备,也是从南山设备或者是芯片设备联盟的厂家里头购买的,基本上都是国产的。” “部委那边传来一些声音,问我们为什么不能考虑从国内购买芯片加工设备?” 杨兵宁在跟王安国汇报中芯下一步的产能规划的时候,专门提到了这个话题。 芯片生产设备的购买是新工厂投资当中金额占比的一块。 中芯作为国内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每年在设备采购方面的投资金额也是非常大的。 最关键的是这些设备九成以上都是从海外进口的。 耗费外汇不说,单单这个风险就很不可控。 以前国内没有设备厂家能够生产合适的芯片设备,大家也就自然忍着了。 先南山半导体都可以使用国产设备来加工28纳米的芯片了,这个技术比中芯的都要先进。 这种情况下,如果中芯继续从海外进口设备,肯定就会招来一些非议了。 “南山设备那些厂家生产的芯片加工设备,真的可以生产出符合量产要求的28纳米芯片出来吗?” “他们满打满算,研究芯片生产设备也就是不超过五年时间,居然能达到那么高的水平?” 王安国的这个疑问,应该是许多人都是有的。 芯片生产设备,特别是光刻机的难度到底有多高,只要懂行的人都是懂的。 人家能够卡你脖子,那也是因为这个东西的门槛是真的高,要不然怎么卡? 虽然之前曹阳发表的论文,王安国也是一字一句的去看过,但是他也并不觉得南山设备就能轻松的生产出光刻机出来。 特别是还是那种能够加工28纳米芯片的光刻机。 “虽然我也不是很相信这个情况,但是南山半导体的新工厂奠基仪式,那是政务院的院长都出席了的。” “我觉得南山集团应该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在政务院面前说谎,再说了,以南山集团今时今日的地位,也没有必要通过这种谎言去进一步的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杨兵宁这么一说,王安国也觉得有道理。 南山集团已经是国内第一的民营企业,除了少数几家央企的规模超过它,在国内已经没有更强大的对手了。 而在高新技术方面,南山集团更是独树一帜,成果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