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1021节
书迷正在阅读:快穿:炮灰宿主总是被偏执反派觊觎、穿书后我搞养殖养首辅、快穿:清冷美人总被强制爱、穿书,别想阻止本咸鱼改剧本呐、后宫林菀传、重生之步步升仙、重圆(双重生)、我的病态女友、穿越考科举、绿仙
甚至这是一件毁灭性打击的事情。 “朴总,华夏那边的情况你最熟悉了。” “南山半导体官宣的事情,你怎么看?” 在帝都三星华夏的总部,三星电子的副社长李再荣亲自飞了过来,为的就是确认南山半导体28纳米芯片工厂的事情。 今年年底,李再荣就要接任三星电子的社长的位置,在这个关键时刻,华夏的半导体企业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这对三星来说,绝对是非常大的一个事情。 要不然李再荣也不可能亲自飞过来了解情况。 “社长,到现在为止这个消息都只是南山半导体自己对外公布的信息,没有任何资料可以证明他们是真的已经掌握了28纳米芯片技术。” “我们也跟阿斯麦等重要的设备厂家调查了解过了,他们都没有收到过南山半导体的相关联络。” “所以这个事情是真是假,我觉得需要再确认。” “华夏今年的房地产市场非常的火爆,不少企业都是忍不住开始进军房地产市场。” “甚至有些企业借着投资的名义,找当地拿了大量的土地。” “南山半导体会不会也是这样子,需要进一步的确认。” “但是我认为哪怕是他们真的在修建28纳米芯片技术,那么在未来三年内也不可能真正的实现大规模的量产。” “哪怕是量产了,成本也会被我们贵很多,因为良品率肯定会有问题。” 朴根熙的这个回答让李再荣稍微松了一口气。 这个情况,还不算特别的坏。 跟他自己的理解还是比较接近的。 一家华夏企业,怎么可能突然技术上就有那么大的进步嘛。 连40纳米的技术都没有掌握,就直接跳跃到了28纳米。 这不符合科学逻辑啊。 如果只是为了宣传的噱头,实际上生产的事45纳米或者是40纳米,那么可能性还高一点。 到时候再过几年的改造和努力,最终生产28纳米。 不过那个时候,三星的14纳米芯片应该都已经量产了吧? “前段时间爸爸跟我谈话,认为南山集团将会是我们在华夏乃至全球最主要的对手。” “我们的手机业务,将会跟他们的荣耀手机形成非常直接的竞争。” “我们的半导体业务,跟南山半导体也会有很直接的竞争。” “甚至我们在一些设备等领域的业务,也跟南山集团有竞争关系。” “三星电子能否在华夏做大做强,跟南山集团会有很直接的关系。” “你们务必想办法搞清楚他们的情况,免得被打个措手不及!” 李再荣可不想自己到时候刚刚上任就碰到最大的危机。 一旦南山半导体真的掌握了28纳米的技术,那么背后的影响就非常巨大了。 就以华夏人做事的风格,到时候肯定拼命的上马一大堆的28纳米项目,直接就会把其他的半导体厂家搞得很难受。 这是李再荣完全不希望看到的场面。 “我们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努力了,在南山半导体里面,也有一些工程师是愿意给我们提供一部分信息的。” “不过设备的研究主要是在南山设备里头,我们在那里面的信息渠道比较少。” “并且南山设备里头的部门很多,研究团队也很多。” “如果不是他们官方对外公布一些消息,很多项目外面的人都有点难以打听到。” 朴根熙这么一说,李再荣又有点担心了。 南山设备这家厂家可是非常玄乎的。 李再荣在高丽都是听说过了它的大名。 这一次南山半导体的新工厂生产设备,如果真的被南山设备搞定了,那么影响比南山半导体掌握了28纳米芯片技术还要大。 那就意味着华夏半导体产业的全面崛起。 不仅三星以后得局面危险了,其他的芯片企业的日子也要不好过了。 “南山半导体要搞高端芯片的想法是非常明确的,不管他们是不是具备了这方面的技术,我们都需要充分的重视。” “如何应对这种局面,我回去跟爸爸商量之后再说。” 涉及到这么重大的事情,李再荣也是没有办法直接拍板。 三星现在还是掌握在他父亲的手中。 第627章 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影响 200亿人民币的大投资,哪怕是放在2023年都是非常重要的投资,更加不用说2010年的时候了。 所以南山半导体的这个新工厂,奠基仪式是搞得比较隆重的。 政务院的院长也都是亲自出席了仪式,并且还专门去旁边南山半导体的工厂进行了参观。 基本上一整天都是在南山半导体那边,这也算是非常罕见的了。 毕竟南山半导体现在已经有了国内第一芯片企业的迹象了。 特别是这一次的新工厂投产之后,虽然产能方面跟中芯还有差距,但是技术上已经实现了反超。 最关键的是南山半导体的主要设备全部都是从国内设备厂家购买。 这是其他任何一家芯片企业都做不到的事情。 “曹总,这段时间我觉得有必要加强一下公司员工的保密教育,各路人马似乎都在打听我们的新工厂建设情况,以及生产设备的采购情况。” “这些人有些可能是单纯的好奇,有些绝对是不怀好意的。” 章京现在感觉肩膀上的压力还是挺大的。 这是华夏第一家28纳米的芯片工厂,意义非同寻常。 如果修建的过程当中出了什么纰漏,影响绝对是非常巨大的。 “南山设备那边潘总也跟我提过了这个话题,看来那些魑魅魍魉的人对我们的技术突破感到紧张了。” “要不然根本就不会在意我们的变化。” 摊牌自己要修建28纳米芯片工厂的事情,曹阳就知道这一次会引起不小的动静。 但是藏着掖着也没有办法改变局面。 敌人不会因为你藏着掖着就不去想办法对付你。 南山集团家大业大,人家有许多办法去对付你。 与其如此,不如反其道而行之。 直接把自己的实力展现出来,让大家知道自己不是好惹的。 甚至让芯片巨头和设备巨头知道限制和封锁都是没有办法打压南山半导体,不如大家放开来好好的进行竞争。 毕竟现在的国际环境还没有后世那么激烈,一切都还是可以商量的。 “28纳米技术算是现在主流的芯片技术,台积电也是今年年初才刚刚实现量产,我们那么快就追赶上来了,他们肯定会很紧张的。” “甚至在他们看来,南山半导体的这个变化是损害了他们利益的。” 章京太了解那些芯片巨头的想法了。 别看人家平时都是一副高科技企业的形象出现在百姓的视野当中。 实际上这些企业的很多做法,其实一点都不光彩。 为了技术垄断和获取高额的利润,人家可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 “虽然不少人都在想办法往南山半导体里面塞钉子,不过人员该招募的还是要招募。” “我们现在的发展速度那么的快,国内的人才已经有点跟不上需求了。” “哪怕是我们跟岭南理工大学半导体学院有紧密的合作,都是远远满足不了这方面的需求的。” “我原本是想着同步在羊城也修建一座新工厂,但是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人手。” 华夏的芯片产业人员还是太缺少了。 这些年由于南山半导体的发展,基本上把能够挖的人都给挖走了。 魔都和羊城的两个专属小区里头,也都住满了从世界各地挖过来的技术人员。 但还是不够用。 一个大的芯片企业,动不动就有几万名员工,甚至是十几万名员工。 跟那些大型芯片企业相比,南山半导体还是很薄弱的。 到现在为止,南山半导体的员工数量只有一万多人呢。 虽然每个月都在快速增长,但是跟芯片巨头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这却是一个问题,我们的人事部也已经想尽办法,岭南理工大学的半导体学院也是每年都在扩招,甚至广工也专门开设了半导体学院,可是还是没有办法满足需求。” “下一步我们会想办法从应届大学生当中选拔一批跟芯片有一些关系的专业的员工,送到各个工厂里头加速培养,看看能不能以老带新的方式,加快人才的培养速度。” “同时我们也会进一步的加大从海外招募人才的方案。” “考虑到部分人员不愿意来华夏上班,我准备在美利坚、东瀛和德意志都成立一家分公司,专门负责芯片设计相关的业务。” “至于芯片封测方面,我专门安排人员去东南亚挖人,那里倒是挺多封测相关的人才的。” “并且这些人的薪酬不算是特别的高,我们挖起来也没有太大的压力。” 章京自然也是已经考虑到了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 特别是新工厂已经奠基,各项人员配置需要提前开始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