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节
书迷正在阅读:绿仙、娇软老婆,在线饲蛇、霓裳铁衣曲、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七零]、娇软老婆,在线饲蛇、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我真的只想搞事业[快穿]、魔君听见我要攻略他[穿书]、我,萨摩耶,可爱崽崽、当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
等到纪元身边没什么人的时候,对方才偷偷过来,低声道:“这位仁兄。” 纪元睁眼,对方下意识后退,忍不住道:“您就是纪大人吧?” 安大海下意识过来,就听给对方道:“小的是永临县的小吏,跟兄弟们出门办差的。” 说着,又有两个人过来。 他们三个显然早就认出来纪元。 只是纪大人太过温和,一会帮人上船,一会扶着难受的人去船边。 虽然对他来说都是举手之劳,根本不用多说。 但还是让永临县小吏们暗中嘀咕。 哪家的官员这样平易近人? 或许是两人长得像? 这话一出,自己都要给自己一巴掌。 像纪大人生的这样好的人,也没几个。 所以鼓起勇气过来搭话。 纪大人一睁眼,这三个小吏便确定了,肯定是他! 不过三人有点太过激动,附近还在因为晕船难受的胖商贾都听到了。 纪元赶紧道:“坐下来慢慢说。” “不要声张。” 这,这真的是他! 几个人流露出不同的兴奋。 纪元心道,他偷偷溜走,本就是不让人知道,没想到本地人不知晓,外地人先看到了。 这会再听周围对纪知州的夸赞,纪元更是不好意思。 那位苏杭的胖商贾更是激动,低声道:“您在我们那,就是财神爷啊。” 纪元后仰,怎么就财神爷了。 胖商贾细数许多事情。 总之,很多人靠着纪元捣鼓出来的东西发财了。 特别是设计橡胶用途的一些匠人。 他们没事就研究怎么用好橡胶,然后卖给商会,挣了很多钱呢! 都说如今的宁安州有赚钱的机会,否则他也不会亲自跑一趟啊。 “真没想到,会遇到您啊。” 纪元笑,不过有些好奇那些匠人们,都研究出什么好东西了。 如今说是匠人,放在后世,都是发明家? 纪元橡胶的使用很广泛,却不知道甚至已经形成新的产业链了。 看来橡胶买卖,比他想象中要好得多。 这样的话,他手里的筹码也更多了。 到了目的地,原本一个月的路程,船只十天便到了,只是船上的人脸色都不太好,确实太颠簸了。 可他们下了船之后,还要继续坐船,这次的船只更快,因为是顺流,稍微有点风,那速度简直没得说。 一直到了巴蜀深处,就必须下船走路。 好在只要过了巴蜀,就到汉中,到汉中再租马,一路直接回建孟府。 纪元也可以直接去京城,但难得回来一趟,顺路去看看吧。 说起来,纪元也算知道,为什么古代人都是赴任离任的时间访亲走友。 其他时候,真的没时间啊。 但建孟府,他必须去。 建孟府内里关于蒸汽机的研究,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步。 之前写信,他们觉得容器的密封性不够,而且钢铁不够好,还要重新炼钢。 再之后也是各种问题。 总之一句话,理论很好,但真正实现并运用,却是很难的。 纪元肯定是要看看的。 蒸汽机这个东西,太重要了,有些东西,必须狠狠往前跨越一步才行。 不过这次,他只能去建孟府,正荣县是不能回了。 纪元本就推迟了回京的时间,再回去一趟,没半个月绝对下不来。 但纪元写了信件,到时候让大海帮忙带回去。 估计是回家的路支撑,安大海一路上都兴致勃勃,快四年没回家了,这是他离家最久的时间了? 不过想到纪元,他很小就出来读书,在外面也不止四年,实在是太辛苦。 终于到汉中。 汉中内里也有橡胶买卖。 不过重点还在马车上的橡胶,这地方马匹好,镖局多,道路四通八达,橡胶对他们来说,同样重要。 直到租的马匹,甚至还有橡胶做的马具垫,说是更舒适透气,让纪元大为震撼。 看来外面真的把橡胶玩到极致啊。 三月初一出发,四月二十,终于踏入建孟府的地界。 马匹一路狂奔,四月二十三,终于到地方了。 四年没回来的建孟府。 他终于回来了。 还是熟悉的建孟府,还是熟悉的乡音,还是热闹的人群。 安大海忍不住道:“终于回来了!” 周围不少人看过来,见他们风尘仆仆,笑着道:“回家了?” “嗯,回家了。”纪元笑着道。 他们两个都没去还马匹,便去找殷掌印。 殷掌印还在此地做事,官学的官职没那么容易变动,只能慢慢熬出头。 否则为何许多人都不愿意来做学官。 殷掌印却觉得还不错,在这里他家里安稳,还能陪着家人,把亏欠补给妻子儿子。 还有刚刚两岁的小女儿,她那么小,不好跟着自己东奔西走。 其他的,则是跟着府学的数科高夫子一起研究蒸汽机。 虽说蒸汽机没研究出来,但炼了不错钢材,还做了几个不错的手炉。 这样的日子也挺好的。 就连京城的纷争都离他很远。 最近几日,殷家则在门口等着。 纪元最近要回来,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天,反正等着就行。 特别是殷小一殷茂,他今年二十二,之前考上了秀才,早就不像之前那般幼稚,可动作却一点也不稳重。 “纪元,不对,纪大人什么时候到啊。” 两岁的殷二妹道:“哥哥,你怎么一直夸纪元,他很好吗。” 殷茂听到这语气就想笑:“三妹,之前你哥我也是这样讲的,后来就认他当弟弟了。” “我不是三妹,我是二妹。” 殷夫人无奈:“纪元可是从四品的官职,比你爹官职都高,不该那么喊。” 殷茂心里清楚,他也只在背后过过嘴瘾啊,而且只在家里说的。 院子里在躺椅上研究设计图的殷博士放下手里的书,今年四十五的殷博士不见老态,估计是这些年日子安稳,反而富态了些。 殷博士道:“要不再去看看,依照纪元的性子,他肯定不愿意在路上耽误时间。” 正说着,风尘仆仆的两个人便到了。 殷茂大喊道:“纪元!” 纪元笑着看着熟悉的老师,师娘,大哥?还有个不认识的小妹妹。 “是我,我回来了。” “学生纪元,见过夫子,见过师娘。” 第152章 第152章 云收雨过波添, 楼高水冷瓜凉。 建孟府一处小院里,纪元吹着凉爽的晚风,吃着井里冰过的新鲜瓜果。 早夏的暑气渐渐散去, 安大海跟纪元两个的奔波辛苦也被抚平。 还是家里好啊。 两人发出同样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