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1574节
书迷正在阅读:快穿:炮灰宿主总是被偏执反派觊觎、穿书后我搞养殖养首辅、快穿:清冷美人总被强制爱、穿书,别想阻止本咸鱼改剧本呐、后宫林菀传、重生之步步升仙、重圆(双重生)、我的病态女友、穿越考科举、绿仙
就算是稍微压缩一下,两年时间也是正常的。 哪怕是有现成的产线,最终也是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搞定。 这还是电池设备的供应没有问题的情况下。 实际上因为那么多的电池厂家都在扩产,相关的设备供应日程也是比较紧张的。 “在华夏,任何一个行业的产能紧张都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顶多过个两三年,我们的电池产能就能满足要求了。” “我估计今年新增的电池产能,指不定比得上去年之前全国的累计产能呢。” 曹阳这话还真不是瞎说的。 华夏的工业行业就是这么疯狂。 只要大家看到某个领域很能挣钱,产品供不应求,那肯定是会一窝蜂的冲上去。 没有这方面的工厂的企业,会想方设法的搞定相关的瓶颈。 至于原本就是在电池行业厮混的公司,那就更加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了。 融资、贷款、修建新工厂。 这种情况下,所有的手段都会快速的用上来。 各个地方对于电池工厂这种能够跟新能源行业这种新领域扯到一块的项目,绝对也是非常支持的。 你要是投资一个传统的铅酸蓄电池工厂,估计很多地方都有点嫌弃。 但是如果是动力电池工厂的话,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是的,不过哪怕是能够预估到这种情况,我们的产能还是需要快速的扩张的。” “到时候就算是产能有富余,首先也是其他公司的富余,我们的产能应该还是可控的。” 林城对南山电池还是很有信心的。 作为全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电池厂家,南山电池是不需要担心将来自己的产能没有厂家要。 至少在其他厂家的产能大幅度的空置之前,是不需要担心南山电池的产能闲置的。 考虑到现在的电动车行业虽然发展的很快,但是跟十年后相比还是有巨大的差距。 所以哪怕是两三年后会出现供需格局的变化,也确实是不用特别的担心。 所以曹阳也是同意林城的扩张方案,道:“南山电池那边根据各个客户的项目预测数量,该投资的就大胆的去投资,不用纠结。” “不过有些客户的台数给的比较夸张的话,你们可能需要考虑一下如何规避风险。” “特别是某些客户的电池包的规格比较特殊,甚至电芯都是专用的情况下,我们要是为他们投资专门的生产线,甚至是工厂的话,不说挣大钱,至少要有保证不亏钱的方案。” 曹阳的这个担忧不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你现在跟我说一个项目一年的需求是10万辆,这基本上就需要差不多五六gwh的产能,都可以修建一座工厂了。 这个时候,我要是专门给你修建了工厂,到时候你一年就卖了几千辆,甚至几千辆都卖不出去,那怎么办? 我这个工厂岂不是白修建了? 土地不要钱?额,可能真的不要钱。 那设备呢? 设备总是需要钱的吧? 还有招募的各种人工,这些都是成本。 要是没有任何的保障,南山电池把所有的风险都承担了的话,显然是有点不正常的。 所以曹阳才专门提醒了一下。 这种大概率会发生,或者是在一部分的项目上会发生的事情,那是一定要注意的。 “曹总,这个问题我们内部也是在考虑。” “现在主要是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让主机厂自己投资设备,一次性的支付设备的金额,我们的产线就算是专门给他们修建了。” “另外一方面就是双方签署正式的合同来对台数情况进行约束,如果以后达不到指定的台数的话,对方要赔钱的。” “总之我们肯定是不能把所有的风险都自己承担的。” 林城显然也不是那么冲动的人,看到项目就什么都不管的冲了上去。 他虽然是职业经理人,但也是要考虑长久之计的。 不能因为这两年爽了,搞的几年之后的日子过不下去,那不是他的目的。 他是准备在南山电池干一辈子,把南山电池干成全国乃至全球都非常有名的公司。 别看南山电池现在是华夏乃至全球产能最大的电池工厂,但是在普通人那边的知名度其实是比较低的。 而林城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让更多的普通人也能知道南山电池的大名。 这肯定是需要辉煌的业绩去支撑的。 “你们有这方面的考虑就好,不过也注意方式方法,没有必要让大家觉得南山电池太过于霸道。” “当然了,该坚持的东西也要坚持,有些客户接受不了的话,我们也没有必要勉强。” 不是所有的客户都是值得去服务的。 这一点,曹阳还是比较有感触的。 个别客户的商务条件,实在是有点夸张,完全没有必要去妥协。 要不然你在某个客户那边做了比较大的妥协,这些信息往往是没有办法完全保密的,迟早其他的公司也会知道这方面的内容。 到时候各种影响就比较大了。 这显然不是曹阳想要看到的局面。 对此,林城倒也清楚。 …… 电池行业的需求那么的火爆,作为行业龙头的南山电池可以吃到最大的一块蛋糕,但是溢出来的汤汤水水,也能让其他的公司过上好日子。 一直都在梭哈动力电池的国轩高科,现在也终于开始迎来了自己的转折点。 “李总,我们的二工厂虽然上个月刚刚动工修建,不过我觉得三工厂的规划也需要尽快的动起来了。” “甚至四工厂的事情,也可以纳入到日程之中。” 时俊辉现在终于有了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他在国轩高科那么多年,以前为了获得一个订单,那是真的非常不容易。 可以说是求爷爷告奶奶,各种换方案,各种解释说明。 最终搞出来的结果还不理想。 只要是能够用它们的动力电池,他们都没有挑选的份。 这样子之后,虽然也把业务稍微做起来了一点,但是说到挣钱的话,其实没有挣到什么钱。 这两年的情况开始快速变化了。 主动找到国轩那边沟通动力电池的情况的客户是越来越多了。 所以它们等了好几年都没有用上的产能,这两年全部都用上了。 并且电池工厂也从单班生产变为双班生产,甚至周末都要加班了。 现在二工厂也已经开始修建,各项工作快速的进入到了正轨。 “这两年新能源车的发展速度还真是远超大家的预料,这是我们发展的好机会啊。” “工厂产能扩张方面,就按照你说的去做。” “不过客户开拓方面,我们也还是要重视的。” “虽然难度比之前低了很多,但是我们的实力在行业内也不是最领先的,要是服务跟不上的话,机会就更少一些了。” 李真很早以前就看好动力电池行业。 奈何前几年的局面不是那么的理想。 现在终于等到春天到来了。 “嗯,我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都会亲自去跑项目。” “不少主机厂现在的想法也慢慢的丰富了起来。” “虽然大家最优先考虑的是南山电池,但是也希望在自己的供应体系里头能够有一些其他的选择。” “我们作为人家的b方案,其实还是有自己的存在价值的。” 时俊辉的态度倒是摆的很端正。 现在不是跟南山电池争夺行业老大的时候,设定这种目标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能够在南山电池的手中吃点残渣,其实就已经很不错了。 要不然对方真的搞的过分一点,估计很多电池公司的日子都要不好过。 毕竟产能上去了,理论上人家的成本也是更低的。 要是跟你打价格战,你还真的不一定打得过。 成本你比不过人家,技术你又不如人。 单纯的依靠服务想要跟人家抢夺订单,那可是太难了。 时俊辉有信心,李真自然也是乐见其成。 不过,虽然各个电池厂家的动作也还算是比较迅速,但是动力电池整体上的供应紧张局面,却是没有办法立马缓解。 对于这个情况,各个主机厂也是清楚的。 “曹总,今年我们在原本长安mini的基础上,还推出了长安之星电动版,给那些跑运输的提供一个更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按照我们的预计,这两年车型有希望把电动车的销量做到30万以上,让长安汽车成为华夏市场电动车销量最大的企业。” 易佳跟曹阳也算是老熟人了。 过往几年,长安汽车跟南山汽车集团可谓是深度捆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