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924节
书迷正在阅读:快穿:炮灰宿主总是被偏执反派觊觎、穿书后我搞养殖养首辅、快穿:清冷美人总被强制爱、穿书,别想阻止本咸鱼改剧本呐、后宫林菀传、重生之步步升仙、重圆(双重生)、我的病态女友、穿越考科举、绿仙
芯片这个东西,有的时候对于南山集团来说,根本就不是成本问题,而是卡脖子的问题。 如果南山半导体可以在8英寸的晶圆厂生产出14nm工艺的芯片出来,那也是完全可以满足未来10年的需求了。 更不用说将来可以基于12英寸的晶圆来生产。 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工艺改善上,让南山半导体能够快速的追上国际主流水平,这就是南山半导体最主要的使命。 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不管是曹阳还是华夏的相关部门,亦或是南山半导体的客户,肯定都是非常满意了。 毕竟哪怕是国内芯片行业的老大中芯,现在也就是具备了65nm工艺的技术。 南山半导体一上来就可以朝着这个水平而去,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当然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后发优势。 借着金融危机的机会,南山半导体可是没少挖各个国家的芯片人才。 由于这几年半导体行业不景气,甚至是普遍亏本,挖人的难度也降低了不少。 要是放在几年后,情况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你说的对,今后十年我们都只修建8英寸和12英寸的晶圆厂,想办法尽可能的把这两种晶圆的良品率提上去,把成本降下来。” 曹阳这么一说,章京也松了一口气。 两个人聊天,不仅是曹阳在考察章京,也是章京在观察曹阳。 要是曹阳一股脑的要求南山半导体什么都朝着最厉害的方向而去,那么章京肯定会头大。 毕竟有些东西不是你拍脑袋就可以搞定的。 哪怕是真金白银花出去了,也不一定可以搞定的。 特别是南山半导体的第一座晶圆厂明天才正式的量产,12英寸的晶圆厂还没有正式开工修建。 这个时候目标定的太宏伟,也许给大家带来的不是激励,而是被吓退了呢。 “华夏的汽车市场将来预计很快会突破2000万辆,一辆传统的燃油车上使用了芯片数量有几百颗,而去年开始出现的电动车,上面需要的芯片数量直接就翻了一番,今后不管是传统的燃油车还是电动车,对芯片的需求都会增加。” “这就意味着华夏一年在汽车上面的芯片需求,就可以达到近百亿颗,甚至更多。” “虽然我们集团不可能100%的占据这些芯片市场,但是占据一半的市场还是有希望的。” “毕竟自主品牌的车企,大部分的核心零件都是从南山集团购买。” “对于8英寸直径的晶圆,大概可以生产200颗芯片。” “而12英寸的晶圆,则是可以生产500颗左右。” “这么一来,我们现在的晶圆厂月产5万片晶圆的话,一年也就是60万片。” “最终也就只能生产1.2亿个芯片,这还是没有计算各种不良率的情况,最终实际能够出货的芯片估计也就是1亿颗左右。” “这么一来,也就只能满足华夏汽车市场1%的芯片需求。” “哪怕是接下来修建的月产10万片的8英寸晶圆厂和月产5万片的12英寸的晶圆厂顺利的投产了,也就只能满足不到5%的市场需求。” “更加不用说我们除了在汽车上面,还在荣耀手机、南山设备、南山机器人等一系列的产品上有相关的需求。” “与此同时,我们还跟一些厂家有代工合作,没有办法100%的把所有的产能都用到自己身上。” “曹总,8英寸和12英寸的晶圆厂,已经能够满足我们集团未来10年,甚至是15年的发展需求了。” 虽然曹阳肯定了章京刚刚的提议,但是章京还是详细的说明了一下自己的判断依据。 而一直没有这样子详细的去结算一下相关过程的曹阳,听了章京的话也是震撼不已。 3座晶圆厂全部修建完工,也就只能满足不到5%的汽车芯片的需求? 这还只是华夏的需求,并且是按照2000万辆的规模测算的,实际上华夏市场可以去到2500万辆以上。 并且南山集团的零部件,不是只供应给国内的客户,还需要出口。 也就是说南山集团面对的市场是全球,那是一年七八千万辆的巨大市场呢。 就南山半导体现在的体量? 完全不够看啊! “你说的有道理,听你这么一说,我觉得以后月产5万片的晶圆厂,规划有点不够看了。” “等到我们的这三座晶圆厂全部都量产之后,新规划修建的晶圆厂,月产能全部都要做到10万片以上才行,最好就是能够20万片,甚至50万片的月产能。” “这样子才可以进一步的降低成本,提升我们的竞争力。” 至少拿下华夏50%的车规级芯片市场,这是曹阳给南山半导体定下来的目标。 那么一来,就是至少每年要生产50亿颗芯片,甚至是100亿颗芯片。 这里面需要的晶圆数量,缺口还非常巨大。 南山半导体,任重道远啊! “只要积累了这三个工厂的经验,单纯的提升月产能的难度就低很多了。” “最晚在2012年,我们就可以开始修建月产20万片的8英寸晶圆厂,在2015年之前修建月产30万片以上的12英寸晶圆工厂。” “到时候我们力争晶圆生产能力达到大陆第二,甚至挑战大陆第一的水平。” 章京现在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非常的激动。 自己梦中规划的芯片帝国,有望一步一步的实现啊。 第577章 南山半导体发力,曹阳的生态圈 临近春节,不过华夏的it圈的媒体人却还是在忙碌着。 这一次南山半导体魔都晶圆厂投产,自然是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也邀请了不少的媒体出席活动。 中关村在线的主编吴学斌和编辑谢敏,自然也不会缺席这样子的重大活动。 “主编,我刚刚看了下流程,来的领导好多啊。” “听说政务院那边也有领导出席。” 进入到仪式现场,谢敏忍不住东张西望了起来。 晶圆厂的投产仪式,她也不是第一次参加。 但是这几年还真是没有见到阵仗那么大的存在。 在她看来,南山半导体的魔都晶圆厂只是一个生产8英寸晶圆的工厂,技术谈不上什么先进性,也不是国内第一家,应该不值得那么多的关注才对。 但是现场的情况却是跟她预想的完全不同。 “据说南山集团去年全年的营业额超过5000亿人民币,这妥妥是华夏最大的民营企业,甚至远超大部分的央企。” “从去年的数据来推测,南山集团完全可以进入到华夏企业百强榜的top10,甚至是top5。” “估计也就石油、电网等少数几家企业的营收规模比南山集团要大。” “最关键的是人家南山集团不是靠着政策支持发展起来的,人家的产品都是有核心技术的,跟所有其他的企业都不一样。” “这样子的企业,国家肯定是要全力支持的。” “别看人家现在只是修建了一座8英寸的晶圆厂,好像不管放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不算什么。” “但是看看南山半导体这两年的动作,你就会发现对方的目标很是宏大啊。” “我听说曹阳可是在内部放过话,要拿出500亿人民币出来烧,不怕芯片亏本呢!” “甚至有人推测南山集团去年的利润就不止500亿,他们也完全有实力在芯片领域烧钱。” “这个局面,跟其他企业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国内目前最大的芯片企业中芯,去年可是亏损了9.64亿美元,今年预计也要继续亏损。” “没有充分的利润来源,这种级别的亏损,不是一般企业受得了的。” 吴学斌看问题的角度显然要比谢敏站的更高。 你不能只是看到人家现在的技术水平一般,你得看到人家的未来如何。 很显然,南山半导体的未来很值得大家期待。 甚至吴学斌觉得南山半导体将来会是华夏最大的半导体企业。 这一天到来的日子,还不会特别的远。 毕竟,如果只是单纯的扩充产能,那么只要有钱基本上就行了。 而南山集团不仅有钱,还招募了那么多的技术人才,显然是要大干一场的。 “南山半导体的这个晶圆厂投产之后,估计未来几年要实现盈利都比较困难。” “现在8英寸的产能可是有点富余,价格都已经跌到成本价之下了。” “它们的晶圆厂刚刚投产,本来成本就比行业水平要高,到时候亏得可能更多。” 谢敏的这个说法,吴学斌倒是没有否认。 毕竟现在的半导体产业,算是处于波谷的状态,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新走上上坡路。 要不然也不会出现有人宁愿赔掉违约金也要放弃订购光刻机的事情。 放在十年后,大家都是要抢的。 “虽然半导体行业不景气,但是未来对半导体的需求却不会少,如果国内一直都没有企业继续投资,将来就还是要不断的进口。” “上面应该也是看到了这些因素在里头,所以对于南山半导体的这一次晶圆厂投产仪式那么重视,政务院都专门派人领导参加。” “甚至我听说魔都在这个晶圆厂旁边都已经腾出来一大片土地,随时供南山半导体使用。” “可以说,南山半导体缺什么,魔都就给他们准备什么。” “这个时候就算是南山半导体找魔都要100亿的贷款,也能轻易地获得。” 位置越高,视野就越是广阔。 有的时候你总觉得自己的上司没什么水平,实际上人家的一些见识和经历,根本不是你能够比得上的。 很显然,吴学斌的眼光就要比谢敏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