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306节
书迷正在阅读:快穿:炮灰宿主总是被偏执反派觊觎、穿书后我搞养殖养首辅、快穿:清冷美人总被强制爱、穿书,别想阻止本咸鱼改剧本呐、后宫林菀传、重生之步步升仙、重圆(双重生)、我的病态女友、穿越考科举、绿仙
周志超想到自己前段时间去换了一块手机锂电池,一块就要一百多块钱,贵的不行。 充电宝的体积肯定是比手机电池要大很多,到时候售价岂不是更加夸张? “充电宝不是公司的主营业务,甚至都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只不过是为了给电池产线提供一个消化产能的渠道。” “所以这一块的业务,只要不亏钱就行了,价格尽可能的压低一些。” 曹阳没指望电池业务在未来十年给南山集团挣钱,只要有产品养着这一块的人员和产线就行了。 真正的爆发时期,肯定是需要等混合动力车型和电动车推出之后才行。 “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倒是可以试一试,到时候我跟南山汽车零部件的戴总也沟通一下。” 老板都把电池的销售情况都给考虑进去了,周志超自然没有什么好纠结的了。 不过,南山要投电池生产线的消息一定下来,比亚迪那边就有点担心了。 “王总,我刚刚得到一个消息,南山汽车零部件准备新投资一条电池产线,已经在跟我们商讨合作了。” 吕发祥作为比亚迪分管电池业务的副总,算是深受王福信任的老部下。 现在急急忙忙的过来找王福,显然是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对劲。 “南山要搞电池?” 王福一听,也是愣了一下。 这个信息,确实是有点让人感到意外啊。 “是的,消息已经证实了。” “电池业务是我们公司目前最主要的盈利业务,如果南山也去搞的话,那么对我们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 “我觉得是不是需要跟他们交涉一下,让他们不要违背双方的合作协议?” 吕发祥的第一反应就是南山要进军手机电池和电脑电池领域,跟比亚迪抢市场了。 这一块的业务,现在还是比较挣钱的。 肯定是南山搞清楚情况之后,开始羡慕嫉妒了。 嗯,一定是这样子。 想到这里,吕发祥就更加着急了。 双方之间展开了电池业务的合作,虽然不能说完全掌握了比亚迪的所有电池技术,但是多少从合作的项目团队里头知道了一些东西。 如果再从比亚迪挖一些人过的话,那么完全可以给比亚迪的电池业务带来巨大的威胁。 “不对啊。” “南山如果想要跟我们竞争的话,肯定是偷偷的去搞电池工厂,不会刚刚开始就让你知道。” “甚至还上面商讨电池工厂的合作业务,你不觉得奇怪吗?” 王福也是经历了不少的大风大浪,虽然刚刚诧异了一番,但是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按照他对曹阳的了解,对方不是那种跟比亚迪抢饭吃的人。 要不然星辰汽车的定位就不会是高端车型了。 “虽然有点奇怪,但是他们要搞电池这个事情,绝对是真实可靠的消息。” 说到这里,吕向阳而已觉得有点不对劲了。 南山要搞电池厂,还想让比亚迪帮忙设计生产线? 对方这是犯傻了吗? “他们有跟你说准备生产什么类型的电池吗?” 王福思考了一下,觉得还是确认清楚一下的好。 免得到时候直接给曹阳打电话之后,双方产生了什么误会。 对比亚迪来说,南山现在是不可或缺的供应商,他们承受不起跟南山闹掰的后果。 “锂离子电池,他们一开口就是投资锂离子电池的生产线,所以我才着急了。” 慢慢的意识到自己那么快的过来找王福,似乎有点欠考虑了。 吕发祥说话的声音都稍微变小了一些。 “南山集团的业务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汽车产业来发展的,不管是零部件还是设备,亦或是星辰汽车,都是汽车行业。” “我觉得他们投资电池生产线,应该不会是想要进军消费电子电池才对。” “他们一直都是标榜依靠技术拿单,应该不会去跟我们拼成本。” “再说了,就以我们的技术底蕴,他们哪怕是想要生产消费电子产品的电池,成本也不可能做到比我们低的。” “这种情况下,曹总没有可能同意下面的人乱搞。” 王福这么一分析,吕发祥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 “那……” “王总,那难道南山集团是想要生产汽车电池吗?” 吕发祥可是知道比亚迪现在已经开始为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研究电池了。 甚至比亚迪半导体业务也都是因为有这一方面的需求才投的。 “曹总的眼光,我一直都是比较佩服的。” “如今虽然还是燃油车时代,但是我觉得未来电动车迟早会是一个方向。” “特别是伴随着华夏汽车产量不断的上升,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高。” “但是这些石油资源,基本上都掌控在其他人的手中,我们没有定价权。” “所以为了降低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将来华夏肯定是会支持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那么以来,电池业务就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很可能曹总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开始布局汽车电池,为未来做准备。” 王福越是这么说,就越是觉得应该是这样子。 “那曹总岂不是跟王总您想到一块去了?” 吕发祥现在也觉得自家老总说的有道理,“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不过南山集团也太恐怖了吧?” “在传统汽油车上发展的那么好的同时,居然已经居安思危的考虑未来电动车的业务了。” 这话虽然有拍马屁的嫌疑,不过确实是吕发祥的心里话。 他自己搞电动汽车电池的研发,都是根据王福的指示去搞的,并不是自己主动提出来的。 现在南山集团却是跟王福做出了类似的决定。 那么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可能性,就非常的大了。 “这些都还只是我们的猜测,等会我跟曹总打个电话问一问。” “我们双方的关系,不能因为一个电池业务而变坏了。” 虽然很看好汽车电池的未来,但是王福也知道至少在三五年内,这一块是挣不到钱的。 要是因为这个而跟南山集团闹掰了,损失最大的反倒是比亚迪自己。 第276章 国际零部件巨头,避是避不开的 星辰汽车会尽量使用南山集团自己的零部件。 但肯定不是所有的零件都是自己生产。 这没有必要,也不现实。 按照目前的规划,安全气囊就是属于需要从外面购买的零件。 汽车的安全气囊最早出现于1953年的美国,主要由安全气囊传感器、安全气囊及电子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 它与座椅安全带配合使用,可以为乘员提供有效的防撞保护。 但是,汽车安全气囊上车,却是许多年后的事情。 1971年,福特汽车将辅助气囊装在一批实验车上,算是安全气囊第一次上了车。 1974年,通用汽车率先在量产销售的车型装上了驾驶座辅助气囊,之后在前乘客座也装上辅助气囊,并可依撞击力道分两种充气模式。 1980年12月,奔驰汽车s系列成为第一辆在欧洲正式销售配有气囊的汽车。 1988年克莱斯勒开始将旗下所有车款都装上辅助气囊,并大作电视广告示范辅助气囊的效用,才真正开启汽车界安全配备的竞争。 可以说,相比汽车的历史,安全气囊的历史还很短暂。 到现在为止,自主品牌的大部分车型,目前都是没有气囊,或者是只有一到两个气囊。 就连春城大众的畅销车型捷达,也是存在无气囊、一个主驾驶气囊以及前排双气囊的多个版本。 像是后世动不动就一堆气囊的车型,还是非常少见的。 哪怕是雅阁、蒙迪欧这些车型的高端配置上面,也就只有前排双气囊加上排侧气囊而已。 星辰汽车对标的是宝马730,外观走的是保时捷帕拉梅拉的风格,安全气囊数量自然是不能少。 前排双气囊外加外加左右顶棚上的两个侧气帘和前排座椅两侧的侧气囊,总共有6个气囊。 这么一来,气囊的成本就算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项目了。 “曹总,目前世界上主要车企的安全气囊,都是奥托立夫、trw、高田和丰田合成几家做的。” “其中奥托立夫是全球最大的安全气囊生产厂家,占有全球气囊产量的50%左右,其霸主地位没有人可以动摇。” “在东瀛,高田是主要的安全气囊制造商,配套客户包含所有的日系汽车。” “另外通过其在德意志的分厂,也在向通用汽车、宝马汽车、戴姆勒奔驰等主机厂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