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季风 第339节
书迷正在阅读:我在八零搞运输、成长之路[慢穿]、[咒回]半颗心、[海乙观影体]身为黑魔法觉醒人的我、我当王母那些年、在诡异世界写狗血虐文后、恶毒男配?你在为难我小兔叽、谁懂,我在暴君文里撩疯批男主、我在古代行医、我就是牛,不服?我憋着
他们居然连老板都拽着一起卷,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眼下这个节骨眼上,他们加班,季风是要给3倍工资的。 这帮卷狗不仅挣他的钱,还拽他的人。 好过分…… 一群人各司其职,打分版子并不难做,吕全还没毕业的时候,就在学校影月谷做过,也就是现在的计算机iq社。 有吕全这种技术大佬带头,敲一个校园app的打分版子其实很快。 吕全做底版,其他几个人分头行动,开始设计一些登录界面,框架,还有基础贴图什么的。 季风现在才大一,他的学习能力也不似温暖那样变态,就是个正常人。 但季风的统筹能力很好,重生者的优势是前瞻性和思路,这些他还是比较明白的。 他可以在需要公司员工发力的时候,给出关键性的意见和建议。 做app,做软件,不是你想一出是一出。 嘴巴一张,程序猿就给你当场搓出来了。 一个点子转变到一个概念,再成为一个设计初稿,最后到程序猿手里制作、编程,需要经历大量的流程,修改,还有bug。 甚至有可能出现“我想象的东西是一条龙,你tm怎么给我做个爬爬虫出来”? 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 如果不懂,还去瞎几把指点,往往结果会更离谱,更糟糕。 很有可能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的傻逼事,闹笑话。 而且什么都不懂的话,要是把程序猿弄急了,他甚至能给你明目张胆的写几个bug出来,藏在软件里。 代码一多,bug就会无限接近于无法修复的状态。 到时候软件除非彻底重置,不然永远都无法解决,这样的代码,也将会成为这个软件藏的雷,成为永久的隐患。 这可不是开玩笑,前世哪怕最最最顶级的大厂。 都出现过大量类似的事件,裁员把软件裁崩溃的情况,屡见不鲜。 这便是他考计算机系的原因。 他必须得懂一点,还不能瞎逼提意见。 至少在眼下这个阶段,他必须懂才行。 “现在全哥已经开始敲底版了,那我就简单说一下这个打分app的基础概念和想法。” “风哥你说。” “嗯,有什么想法现在都可以提出来。” 季风点点头,前世虎扑评分的打分概念已经做的非常成熟。 只是虎扑已经算综合app,内容还是太复杂了些。 他不需要那样复杂的功能,公司也没有足够的钱,去拓展太多的内容。 公司现在需要的…… 就是一款足够简单明了,一眼就能明白,一上手就会使用,还能吸引用户点评两句的打分app。 “首先就是评分app的三要素。” “三要素?我知道头像和分数,算是两大要素,那还有一个是什么?” “我猜,还有一个是介绍补充?” 做过打分或者论坛评价的程序猿,对评分体系的要素都有一定了解。 但那些都太乱,太粗糙了。 要论经典,还得是虎扑。 “三要素首先就是大图,这也是标配,挂左不多说,方形图片尽量不影响手机感官。 然后便是评分,我建议用10分制,居中靠后。 这两样都很平常,我主要强调的是最后一条,也是让我们【打分帝】这款软件,显得与众不同的一条。” 听到季风这样说,几个程序猿面面相觑,就连吕全这个技术佬也停了下来。 其实没有人比吕全更清楚,季风有多厉害。 他确实很有技术,但有技术的程序猿太多了,不说多如牛毛,反正只要给够钱,总是能招到的。 正因为自己就是技术大佬,所以吕全明白。 互联网行业这块,在拥有基础技术之后。 创意的价值,远非技术能比拟。 胜过百倍,毫不夸张。 而季风就是这样一个有创意的老板,他的想法,每每都会让自己有种顿悟的感觉。 尤其是在做《少女》时,吕全就有种,“卧槽,游戏还能这样做”的震撼感。 所以他很期待。 期待季风这次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创意。 “我知道通常来说,打分的后面,一般会跟上打分人物,事物的介绍。 但我觉得这并不好,了解的人不需要介绍,不了解的人不想看介绍。 把介绍呈现给用户,那对用户来说是没什么吸引力,也没什么特色的。” 吕全微微挑眉,似乎抓住了些东西,但还没想明白。 至于其他几人…… 基本上就云里雾里了。 “可不放介绍放什么?” “吸引用户看下去的东西,引导它们打分的东西,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风哥别卖关子了,快直说吧。” “比如,一句经典名言,又或者一个可以代表这个人的梗。” 经典名言? 梗? 吕全蹙眉,把帽子拿下来,抓了抓他那已经有些稀疏的头发。 其他程序猿们还处于懵逼状态。 “经典名言和梗,也不是随便就有的啊。” “有经典就用经典,没有经典,就造梗。” “额,梗怎么造?” 季风拿出马克笔,在白板上画了手机,然后写下【魔都校草】几个大字。 画了个圈当做自己的头像,在头像后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季风】,并且打了个9.4的分值。 “好了,现在季风就在这里,你们会对我有什么评价? 或者,你们可以试试为我造个梗。” 张超和其他几人互相看了眼: “指尖未来老板?” “这不就是介绍吗?了解的不需要介绍,不了解的不想看,明显不行。” “那应该写什么?” 季风笑了笑,敲代码,搞编程他不太行。 但眼下这种情况,可就是他的专属领域了。 他重新拿起马克笔,在白板上“唰唰唰”的写了起来。 【指尖未来的爹】 【珍珠第二深情(第一深情是他爹)】 【因数学不好,多次造成买饭买多了事故】 “这些,就叫梗。” 噗!~ 和季风关系最近的张超直接笑喷。 “第一个我还能理解,珍珠第二深情,和买饭买多了是什么鬼?” 季风没有口头回答,而是在这三句话后面,都写上了解释: 【指尖未来的创始人,最大股东,老板,可不就是亲爹么?】 【在下是珍珠市人,家父说他是珍珠第一深情,所以在下只能屈居珍珠市第二。】 【买饭买多了,那只能你吃了。】 看到这里,有人鄙视张超: “最后一句是季总和温总的情侣名,这都不知道?张超你真是个傻逼。” 季风写到了这里,表情也逐渐认真起来: “上面的内容梗,就相当于每个人的标签,可以让用户点赞。 点赞最多的浮现,2-3名的虚化,这样就会给客户一种求知道的期待感,想要看看后面还有什么。 而下面的内容,属于梗的拓展。 点开标签梗之后,内容的拓展足以满足用户的好奇心,或者制造更多的期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