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都知道她是首辅掌上明珠! 第318节
书迷正在阅读:同学,你越界了、顶流夫夫营业从分手开始[娱乐圈]、穿成反派的恶毒亲妈,在娃综奶娃、空间医女成了流放权臣心尖宠、嫁给全村最野的糙汉、疯批美人带崽征服娱乐圈、我给反派当后妈那些年、强A重生成omega后成了万人迷、背景板被主角团疯狂偏爱、人在仙武,有小游戏
李弗说:“不要紧,若我不能陪你,还有儿子在,他已经会保护你了。” 李弗还不至于二十多年就能做了阁臣,他起码还得熬上十年。 “范首辅退出之后,你觉得谁能顶上去?”张珠珠问他。 李弗喝了口茶:“应当是杨老大人。” 也就是杨瑞芳的祖父,这为老大人和稀泥的本事一流,还是皇帝的坚决支持者,皇帝这么多年不把范秀换下去,就是因为范秀没法发展势力。 杨老大人擅长和稀泥,他上去的效果也差不多。 皇帝这个人霸道得很,他不愿意被内阁掣肘,上位的内阁首辅,就绝不能是有野心的。 张珠珠:“那瑞芳和世子夫妻俩也该回京了。” “回来了多个人陪你玩。”李弗说道。 张珠珠板着脸:“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娘了,我就那么爱玩吗。” 李弗只看她,没有说话。 有些事情,不言自明。 李弗朝他翻了个白眼。 翌日就听说潘侯夫人病倒了,潘家正式由世子夫人掌管着。 世子夫人递了帖子过来,潘人凤的娘,潘家三奶奶,还有河阳郡主,几个人一起到了李家来。 按理说不应该这么客气,但潘家人还是特地来了。 河阳郡主压低声音,对她说:“我那婆婆没病,在家里关着呢。” 张珠珠:“关着?” “对,皇后亲自派人来了,太子也跟我公公商量过,”周兰书道,“我看早该如此,潘家是外戚,她还什么都敢惦记,你说她怎么这么大的胆子。” 这谁知道呢。 “这下你没人管了。”张珠珠道。 周兰书:“我还好,我那几个嫂子是真的自在了。” 张珠珠心想,潘皇后和贵妃,这俩人是真下得去手。 第409章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就当官来说,范秀的年纪其实不是很大。 大部分官员在他这岁数,才刚刚出头。 但范首辅跟别人不一样,早早地就风光了一把,为挽救周家的天下,出过大力气。 这几年他依旧牢牢坐着首辅的位置,只是空有虚名,没有实权。 皇帝还算留情,把潘家的大女儿嫁给了他的长子。 如今范秀的长子已经入朝为官,与其守着这没用的位置,倒不如早早退了,省的天天给皇帝利用,叫他背上许多黑锅。 皇帝倒是有些舍不得,对潘皇后说道:“他倒是很会找时机。” 圈地这件大事办了三年,现在也到该收尾的时候了,皇帝有心改革税法,天天拉扯着朝臣们商量。 但这件事情,会动摇很多人的利益,朝臣和地方大族都表现出抗拒来,为此又不知道要流多少血。 范秀作为内阁首辅,哪怕是担个虚名,他都要被骂死,所以范首辅在这个时候跑路,是非常合适的时机。 潘皇后道:“陛下差不多可以了,范首辅也是有本事的人,如今又是咱们的亲家,您逮着他一个人不放,叫大妞怎么在范家做人,好歹大妞也是您的亲外甥女。” 薅羊毛也不能逮着一只羊薅,羊都该活不成了。 皇帝喝了口茶,说:“行吧。” 本来杨老大人顶上去,是很合适的,但之前就说了,这老头是个和稀泥的是好手,改革税法这件事情,得挑出个有决断的人。 这样杨老大人就不合适了。 朝中不是没有其他有资格的老臣,可皇帝并不信任他们。 潘皇后用手指沾了茶水,在桌子上写下一个“徐”字。 皇帝:“徐家在地方上是大族,在朝中牵扯极深,大郎不肯娶人家姑娘,那女孩儿还出家了,只怕他们不肯在这件事情上用心。” 潘皇后说道:“身为朝臣,如果不能为陛下尽忠,为天下百姓谋利,那就该把位置给腾出来,世家大族又如何,就是要拿他们磨刀,陛下权衡久了,倒不如从前心狠。” 皇帝做久了,难免优柔寡断起来。 潘皇后平日不言不语的,但很多事情她看的比皇帝清楚。 徐家根基深厚,门生众多又如何,不能用的,就得处置。 皇帝像被拨开了眼前的云雾,翌日一早,范秀递上去的折子被批了,从此再无范首辅。 皇帝随后又看了其他几个首辅的人选,他提议了徐家的人,然后问朝臣们有什么意见。 有些人知道内情,自然没有意见。 也有人不敢有意见。 突然被通知上位的徐大人差点把胡子给扯下来。 他年逾花甲,留了一把好胡须。 因改革税法的事情,这个位置现在就是烫手的山芋,大家都以为皇帝会任用自己信任的人,然后像从前一样,乾纲独断,把税法这件事情揽在自己身上。 但是现在,他突然反其道行之。 这意味着一件事情,如果徐椟不能让皇帝满意,皇帝是有理由对他下手的。 可要是想办好,他不知要得罪多少人。 若办好了,稳稳地坐住了内阁首辅的位置,徐家即便没有和宫中联姻,那也能够延续先辈们的风光,甚至可以更进一步。 只思考了那么片刻,徐椟就哆嗦着接过了圣旨。 张珠珠听了这事,对李弗说道:“谁出的主意,这缺德的。” 李弗:“陛下说是皇后娘娘说的。” “皇后娘娘英明,”她当即改口,又问,“就不怕徐家的阳奉阴违?” 李弗:“京城容不得他们了。” 皇帝不是能够被糊弄的人,他是真的会杀人的。 徐家这样积累了近百年的大族,是最清楚百姓的土地是如何流失的,也清楚地方大族是如何欺上瞒下,偷税漏税的。 徐氏本家是用这样的手段,成为当地的大家族的。 京城徐氏因此得了许多好处。 大家族,历来都是这样的,只是皇帝如今不能再容忍,准备下刀子了。 徐椟回去在祠堂里跪了大半夜,他老了,一时不能下定决心。 他家这些晚辈,还有些看不清楚的,以为皇帝这是要重用徐家,还为此洋洋得意。 殊不知,徐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徐明舟在深夜回了徐家一趟。 她在杏花庵修行三年有余,年年都以最高水准通过京兆府的考核,眼下已经有些出尘的风范了。 徐椟从前非常疼爱这个孙女,对她寄予厚望。 可惜太子不按常理出牌,娶了个美貌肤浅的女子。 徐明舟没有跪下,她静静地站在旁边。 徐椟闭着眼睛,说:“徐家从此要背负背信弃义的名声了。” 徐明舟说道:“身为人臣,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徐家早就走错了路,如今天子英明,愿意给徐家一条活路,徐施主应当紧紧抓住。” 徐椟:“那应该从谁开始。” 徐明舟:“施主心中已有答案。” 这一刀,自然是先捅在自己身上,才能保证不被捅死。 徐明舟说完这句话,便像来的时候一样,静静地离开。 徐明舟的母亲匆忙跑来,只看到一个背影:“明舟……” 徐明舟脚步顿了一下,却没有回头。 她尘缘已尽,不该回头。 徐明舟的母亲轻声说道:“去吧,这徐家,没什么好的。” 她用袖子擦去自己的眼泪。 徐首辅开始主持改革税法,他的门生故吏一个个上门来,希望他能够糊弄皇帝。 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保住自身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但徐椟哪儿敢糊弄皇帝,他在内阁孤立无援,活生生就是个背黑锅的。 徐椟苦口婆心地开始劝解世家这一派的朝臣,有人听劝,但也有人态度坚决不动摇,认为皇帝想改税法,是雷声大,雨点小。 结果就是京兆府、刑部、大理寺等地方的牢狱之中,很快就塞满了人。 张珠珠跟着林文婴去杏花庵,林老夫人近来做梦,想找人做法事,林文婴便亲自来请了。 张珠珠在外头等着,徐明舟从旁路过,目光落在她肚子上。 “做母亲,感觉好吗。” “还行,”张珠珠问她,“那你呢。” 徐明舟笑笑,说:“泥塑金像,比活人好。” 她从袖子里摸出来两张符箓:“保胎的,拿着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