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节
高屠户对宋阿爷提意见道: “老爷子,我知道你老是咋想的。 可是我这里也想说一句,您老真不能用外面那一套来思虑咱大家伙。 咱大伙,是村里那些村民之间相处的关系吗? 是过去没逃难前,只是一个村里住的普通老乡关系吗? 要是那种,您不分家,我还不干呢。” 我们是一群没有根的人。 我们是一群在这里,只有身边坐着的这些才是亲属的人。 我们好不容易共同抱团活下来,比外面任何人都懂得抱团的好处,惜福着哪。 齐婆子男人,齐老头抢话道:“就是,分么家。咱家那么多田地,您老咋分?分到头上,咱家小子们在外面都忙着挣钱,谁种地。就一起干得了,一起收粮,一起按照人口取粮。” 宋阿爷扭头和宋福生对视。 你看,生娃子,分家又进行不下去了。 第一年没分家是咱家太穷,没东西还分什么分,分饥荒啊? 第二年,老皇上死,那种情况下,齐心协力存粮,更是不能分。 今年,其实有水灾也不应该分。不过咱家早早就有准备,都被缺粮缺怕了,也就能分得起家。 可是,你听听,不是不提这事,只是每回都遇到阻力,这些人逆反心理很重。让分家就是一副伤心的模样,咱在上面说一句,他们在下面能顶八句。 宋福生心里也清楚这些。 想了想:算了,干脆不强求了。 反正银钱现在各挣各的,就是吃喝和种地混在一起,骡子牛用在一起。 要是真有闹矛盾那天,尚算好分。 这个事情就过了。 但宋九族成员们还是不怎么开心,因为其二的原因就是:宋福生要走了。 宋福生要是京诚之行考得很好很好呢,恐怕会留在京城。 而考的不好呢,现在是考的不好,只要想当官,也不会留在他们身边。 大家伙:这特娘的,想想就闹心。 第七百一十四章 像我这样的人(六更,为清和亦然打赏+) 怎么一回事呢。 之前,家里有些人私心里还盼着,他三叔还是别考好啦,这样就不会离开家。至多在城里或是附近哪里当官,那也是能经常回来呀。 只要能经常回家,他们就感觉主心骨还在。 可是前几日,上头忽然下了一道诏令,那就是明确时隔多年的科举,有哪些人不能参加科举,还有科举过后,怎么去做官的事宜。 这在以前,老皇上那时候有些混乱。 可能是之前存在有科举中钻空子的,也有当官钻空子的,现在新皇再次列明。 不能参加科举的有: 不止是等等奴籍身份不行。 像是女人,像是上门女婿,这里的上门女婿是指生出的子女随了母姓,像是三代之内祖上有人犯罪,像是有当过戏子,妓女的后代,以及大多数的衙役之子。 这一点特别明确的提到,是考虑到儿子科举高中后,身份上比爹官大,怎么称呼爹的问题。这不符合儒家思想。 这一点,老皇上那时候就没有明确讲。 宋福生记忆中,至少他考童生那时候没有这条。 也搞的他有些意外。 新皇这里给衙役分的极其细致,像仵作啊捕快啊,多了去了,都不行。 有好些种类的衙役后代不能科举,大郎他们这些小子,很不凑巧就被划分在里面。 大郎他们要加把劲向上爬啊,不做官,将来他们儿子想科举怎么办。 不说这点了,对于九族家人们来讲,大郎他们这些人的事,倒是不着急。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 年轻轻,等成家了,生出儿子,儿子长大再读书想参加科举,那都是多少年之后的事啦。 那么多年过去后,要是大郎他们还没有成为小官,用宋阿爷刚听说这事的原话就是:“前有福生给铺路,后有他们自个当职几十年,要是还升不上去,只是个小衙役,那可以撒泡尿浸死自个啦。” 所以说,眼下让九族家人们着急的是第二点明令。 明令要求:从这届科举开始,通过科举选拔出的官员,要到离家至少三百里外的地方任职。 就前几日发生的事,前几日出了这么一道旨令,这不扯呢嘛,宋九族家人们晴天霹雳,心拔凉拔凉的。 也就是说,福生考好考不好,都不能回家啦。 皇上,您就不能从下届开始起算吗? 皇上,这届不是叫恩科嘛,那您倒恩到底啊。 皇上,我们家房子才盖完,还没住热乎呢。 你一下子给支出去三百里外,弄的我们这些偷偷盼着福生别考好的人都没有盼头了。 得得得。 别抱怨那些没用的啦,皇上听不着,听着也不听你们的,你们算老几。 总之,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咱大家伙就说咋办吧。 那能咋办,要不跟着去吧。 “啥?”宋福生第一次听到有这种声音存在时,被吓一跳。 宋富贵率先站起身,一本正经表态道: “像我这样的人,干什么,什么都行的人……” 结果刚说完这句话,就惹得下面一排排汉子闷笑出声。 宋富贵一本正经不了啦: “怎的啦,我说的不对吗?像我这样的人,你们还见过几人。 啊?我不聪明吗?不优秀吗? 所以说,是无所谓去哪的。 我不用非得押镖,再说眼下镖局发展的不错,缺我也没事儿。 我就和媳妇商量过,不信你们问我媳妇。” 一句就露馅,啥事都得过问媳妇。 宋富贵继续道: “我家就是小儿太小,冬日折腾费些劲儿,我们家能说走就走。 福生留京,我去给他当小厮、书童、车夫、看大门去,干啥无所谓。 像俺媳妇能下灶煮饭,浆洗婆子,这都能完全胜任。 俺家几个蔫吧还能收拾院落,能收拾吧?” 富贵家的几个孩子急忙点头:“爹,能收拾。” “听听,唯有我家全能,杂活全包。” 这意思就很明显了,他要跟着走。 四壮在宋富贵之后,立马站起身,眼睛直勾勾盯着宋福生,他是必须跟着的,别想将他甩开。 钱佩英想提宝珠,宝珠先一步道:“干娘,能带我哥一个吗?” 马老太瞅眼宝珠:“你哥可以带走。” “那就好,那太好啦,让我哥给干爹赶车。” 钱佩英:“……” 牛掌柜抓着宋福生的胳膊,他很恐慌啊,因为他眼下负责管理镖局账本:“姑爷,你别扔下我,你别想让我留下管账,我不的。” 高铁头站起身,忽然道:“三叔,我和桃花商量过,我不干了,也和你去。” 高屠户被吓的烫了嘴。 他之前正犯愁的抽烟袋呢,“铁头,你只要三叔不要爹啦?”这被抛弃的也太突然了。 高铁头说: “不是,爹,咋能不要您,到时过年过节的,三叔回来过年,俺们不就跟着回来了嘛。 是……是我也干不下去了。 前些日,这个衙役的事一出,各衙门口都有议论过,我心里没底,特意私下寻过主管我的庞大人,问他我咋样。 他说我这个形象,耳朵少一半,和大郎哥他们不同。向上升吧,许是要费些劲。 反正就这么个事儿。 我不干啦,我跟在三叔后头,干点儿啥不中? 我还不乐意把着死身子挣那点儿银钱呢。” 给钱佩英都听傻啦。 这是古代吗?铁头这孩子思想够前卫的,快赶上现代了。 挺好个工作,还是事业编,说不要就不要啦?